首页

免费女王

时间:2025-05-25 04:36:59 作者:互联中国公益行动|一朵鲜花,托起红土地上的团圆万家 浏览量:86793

  5月6日上午,全球最大的恐爪龙足迹“福建足迹”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在福建龙岩上杭龙翔恐龙足迹群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是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其中5个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研究人员为此建立新的足迹属种,名为“英良福建足迹”。

  恐爪龙是一类生活于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的肉食性或杂食性兽脚类恐龙。它们身披羽毛,后足的第二趾有巨型镰刀状爪趾,被称为“杀戮爪”,行进时会在地上留下二趾型足印。

  2020年11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联合科考队,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发现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经过几年来的研究,目前团队已在此发现大型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二趾型恐爪龙类等至少八种恐龙足迹。其中,二趾型的恐爪龙类足迹共12个,来自于两类恐爪龙。

  据专家介绍,在两种不同的恐爪龙足迹中,较小的形态类型包括一个孤立足迹和一道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而另外一种更加引人注目的大型二趾足迹共有6枚,其中5个足迹组成了一道行迹,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远超过之前发现的山东驰龙足迹的长度(28.5厘米),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

  专家表示,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正式命名,让它作为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有了真正的“科学身份证”。同时,英良福建足迹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恐爪龙类足迹的尺寸范围,显示了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巨大研究潜力,对于中国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 吴晟炜 部分视频来源 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周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央音乐学院师生走进澳门学校社区

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婴幼儿都感染过RSV,且大多数因RSV感染住院的婴儿是无基础疾病的婴儿。虽然大部分患儿可康复,但婴儿期RSV感染还可能与后期的反复喘息和哮喘等的发生有关。

西安外国语大学原校长王军哲被查,卸任后校长空缺已3年

春种秋收,一代代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西北人,将满满的真诚和淳朴,装载于这碗麻辣烫中,等待更多人奔赴于此,发现它更多面的出乎意料。

最高检首次对外发布“四大检察”工作白皮书

从“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加强合作,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的希望,到“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的愿景,再到“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回答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的呼吁……

中国正能量丨振兴东北经济!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稳中有进

在线上,平台最新消费数据显示,主打健康概念的无糖月饼,搜索热度也高于平均水平。此外,契合年轻消费者的尝新需求,山西蛋月烧月饼、新中式国风桃山皮月饼等特色月饼的销量均在持续攀升,而广式月饼则牢牢占据月饼销量半壁江山。

金观平:统筹黄河流域城乡协调发展

“举办‘之江同心·新知新质圆桌会’旨在凝心聚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施冬材在致辞中说,希望金华深化落实“新知新质”工作机制,持续推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聚力推进信创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迭代升级工作举措,全力打造一流的信创产业集群。(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